之前我在國家地理頻道,看到了一個不錯的節目!在此與大家分享~

「世界海洋日特輯:失落的太平洋大陸」

我直接就用「雜記」的形態來分享~ 

 

電目一開始,
述說著有二位年輕人,
想解開一直以來存在的迷題,
 
復活節島上的居民,到底是從何而來?
 
他們到處拜訪島上的老人們、
打聽這座島上的傳說和歷史、並檢驗他們的血統DNA。
因為靠著DNA,就明白他們會和哪些地方的人有關連。
 
從島上的居民們,打聽到說,
他們的祖先是從希瓦大陸來的。
 
四處探查,
希瓦大陸,是古名,
現代稱之為「馬克沙斯島」,
這在復活節島的西北方,
相隔有三千多公里遠…
 
在馬克沙斯島,
有另一批考古學者,
正在挖掘著遠古的遺物…
 
這些學者對馬克沙斯島做了簡單的歷史介紹,
馬克沙斯島位於波里尼西亞群島之一,
 
在19世紀中,
歐州人對馬克沙斯島就有所記載,
描述說這是一個危險的島嶼。
 
的確,沒錯,
從島上的研究中發現,
這裡過去住的是食人族,
會進行活人獻祭,獻祭的活人是隨便亂抓的,
而首長和祭司會吃人肉,並不是他們想吃人肉,
單純的只是因為,吃人肉是活人獻祭的儀式。
 
馬克沙斯島中,一個叫維塔湖的地方,
推測此地以前的人口很多。
 
從遺跡推斷,
石頭的大小和牆面的高低,
能代表它主人生前的地位與權勢。
( ex:房子越大,主人越有錢,
但那其實也不是房子,只是一坐高台。)
 
當時的刺青,是用熟堅果的粉。
 
在當地,還發現更多的遺跡,大型石象和石雕象,
這和復活節島上的巨石象很類似,
馬克沙斯島是除了復活節島之外,唯一也有類似的大型石象的地方。
--
 
馬克沙斯島上的科學家,
想證明,古波里尼西亞人,是有意識地進行渡海貿易和殖民的行為。
( 早期的科學家認為,他們只是意外才渡海的。)
 
這些科學家,
在馬克沙斯島上,首先挖到了「珍珠貝魚鉤」
( 從土壤的成份、地質深度,可以研判這是多久之前的物品。)
 
珍珠貝,這不屬於馬克沙斯島上的產物,
因為珍珠貝只有在瀉湖中才得以生長,
馬克沙斯島上並沒有瀉湖。
而離此地最近的擁有珍珠貝的地方是
相隔一千公里遠的土木土群島,
但需要證明在千年前,他們就有航海貿易,還要有更多的證具。
 
接著,他們挖到了「石製扁斧」,
當地的島上,也不生產這種石頭。
過去,也有人為了研究這石頭到底是產自何處,但都找不到。
 
為了找到這種石頭從哪裡來,
他們…不知怎麼打聽到了伊奧島 ( 我有點忘了 ) ,
這裡對波里尼西亞人來說是個不祥之地。
 
直升機和他們相約五天後見,
就把他們丟在這坐伊奧島上了。
他們帶著足夠份量的食物和水,
找了四天多,
完全都沒找到古人曾在這裡製作石斧的遺跡和這種石材。
( 他們這四天也完全沒洗澡,又累又餓又渴 )
 
直到第五天,要搭上直升機前一個小時,
用刀從草叢劈出一條路的時候,偶然發現了遠古的工作坊!
他們從這工作坊,帶走了一些石片回去做研究!
 
經火山學家的高科技分析儀器的證明,
伊奧島上的石頭和馬克沙斯島上的扁斧,是同一種石頭!
他們稱這種石頭的原石叫「核心」是製作扁斧的主材料。
 
這伊奧島,也和馬克沙斯島距離很遠!
 
更奇妙的是,
不只是馬克沙斯島上有這種石斧,
在整個波里尼西亞群島,直至大溪地,都有這種石斧。
這石斧可以證明在當時,他們有很長遠的國際貿易,
顯示具有一條雙向的國際航線。
--
 
從復活節島上的口耳相傳中,
帶領他們來帶此地,是一位名叫霍都馬杜的人。
( 當時沒有文字得以記載,都靠口耳相傳。)
 
據傳說,
他們是在希瓦大陸的領土爭奪中失利,
為了逃亡,才來到這坐復活節島的。
 
「珍珠貝魚鉤」和「石製扁斧」證明了當時一定有航海貿易,
他們接下來要證明說,
當時的獨木舟有沒有辦法進行超長距離的遠航。
 
現代並沒有遺留下當時的船隻,
造船的專家,
也是靠著島民的口頭描述,仿造出當時船隻的模樣。
 
並不同於我們想像中的獨木舟,這很像是二條獨木舟,
中間再連結架起來,形成「目」字形的大船。
這一條船,起碼能乘坐 12 多人。
 
木材選用烏魯樹,這又輕又防水。
船的形狀很像椰子葉,兩端往上翹、底部是平的。
 
部落間的戰爭,
失敗的人帶著自已的部族逃亡,而發現了新島嶼。
 
造船者,經過實驗,
證明這種船,的確有能力可以遠航,也很適合遠航。
但,現在有了船,那人們有能力可以遠航嗎?
 
長時間住在獨木舟上是很危險的,
食物不足,沒下雨、飲用水也會不足,
釣魚也很容易釣到鯊魚,也是危險。
 
太平洋畢竟占了地球的三分之一,
要在這一大片海洋上長時間、長距離的航行,不是開玩笑的。
 
後來發現說,
其實這個區域的很多小島,古代都稱之為希瓦。
所以希瓦島可能為群島,而不是單一的一座島。
 
古代有一種叫「陰陽線圖海洋圖」的東西,
能判定方位,各島嶼間的方向。
科學家認為,古人是有意的,而非意外的渡海。

陰陽線圖航海圖
是用椰子葉和貝殼做成的。
 
貝殼代表的是島嶼,
椰子葉則是海流與航線。
這地圖,看起來很好玩。
--
 
這裡的海風,
是熱帶海風,
幾乎都是由東向西吹,也稱之為「信風」。
 
一年中只有某些特別的日子,
風才會從西方吹過來,稱之為「西風」,但時期不長。
古代的水手們都知道西風。
古波里尼西亞人,
可能就是挑一年之中短短的這幾天來進行航行。
 
當時並沒有羅盤,
人們到底如何在茫茫大海上航行,
科學家認為,人天生就有方向感 ( 觀星技巧 )。
 
古人擁有觀星導航的技術,
然而,這在沒有書寫的年代,也是靠口耳承傳下來的。
 
有一位名叫湯普森的科學家、冒險家,
從一位當地的島民  莫大師那裡學到了這項觀星導航的技術,
( 但很可惜的,拍攝影片的當時,這位莫大師過世了… )
 
世界上僅有少數幾位人士懂得觀星航海術,
而莫大師便是其中之一。
 
湯普森,召集了一批年輕的冒險家,
開始沒有羅盤的,觀星導航的方式,進行遠航。
 
他們的航線是這樣的,
先往大溪地前向,中途轉向夏威夷回家
 
他們靠的是當地最常判別方向的星座,天蠍座。
 
天蠍座中有三顆星,
只要是垂直的出現在海平面上,那就是他們所要前進的方向。
如果這三顆星不是垂直的直線,
就代表他們的方向歪了,
需要進行調整。
 
這段航海,只有在夜晚才能靠著星星來判別方向。
夜晚的星星是他們唯一的工具,
但夜晚同時也是危險性很高的時候。
 
湯普森說:
「決定做了,就得繼續向前!」
 
除非再等到下個日出或日落,你才能再度調整方向。
 
這段旅程…他們花了 6 週的時間,才抵達目的地。
 
他們非常配服古人的「韌性、勇敢、能力」。
 
( 講到這段航海,我就想到藏地密碼的冥河之路…
前從聖地香巴拉,有二條路,
卓木強他們選擇走冥河之路…莫金他們則是走另一條。)
 
( 觀星判別方向,
其實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也有提到,
他們在茫茫的沙漠上前進,靠的就是星星來決定方向。
 
沙漠、也是一望無際,和大海很像,
沙漠其實也是大海,因為沙漠曾經就是一片大海。)
--
 
種種實驗、證具,都證明了
古波里尼西亞人,當時有遠航貿易的行為。
 
那麼,他們可能比哥倫布還要早好幾百年來到南美洲嗎?
 
在復活節島上的血統DNA分析,
證明了復活節島上的人,
的確是和波里尼西亞人是同一血脈,
其中還有更特別的發現,
他們的血流中,甚至還有南美州人的DNA。
 
在馬克沙斯島上,
除了珠珍貝魚鉤、扁斧之外,
還發現了「炭化番薯」
這也並不是當地的原生產物。
( 但現今當地,已很頻繁的種植番薯 )
 
番薯不同於椰子,
可以隨海飄流,番薯掉到海中,肯定就死掉了,
所以番薯是經過貿易行為所帶來的。
 
而番薯,其實是南美洲的產物,
所以可能是有人跑去南美洲,把番薯帶來波里尼西亞群島的。
 
科學家們進一步推測,
相較於美國人、歐洲人,
他們會把他們所身處的土地當作是他們的家園。
那麼,
波里尼西亞人,
他們也可能把他們身處的這片大海當作是他們的家園。
 
這是一片廣大的區域,
 
這一片廣大三角形是
以希瓦島為中央,
 
往上直到夏威夷,
往左下到紐西蘭,
往右下到復活節島。
 
這三個點,
所連接成的一大片三角形。
這二萬五千多平方公里,
是人類最大的文化領土,
也是世界上的第三大洲。
--
 
心得:
 
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決定做了,就得繼續向前!」
 
是阿…當你航海到一半,能回頭嗎?就只能往前才行…!
 
他在教導那些年輕的冒險家時,
曾有幾句話這樣說,
「我們不是在遊戲或者是玩腦力激蕩,
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決定航線』。」
我事後想想,才發現他是無比的認真,
想要告訴所有人,這是一件嚴肅的事!
 
在海上航行六週,想了想,
會比之前曾說的在伊奧島上找石斧原石,4 天沒洗澡還困難。
 
在海上也好、沙漠中也好,
都沒有辦法遮蔽的,而且也沒辦法洗澡,
 
情況一定會比我所能想像的還要堅困…
 
對我來說,
最值得學習的就是,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 6 個禮拜多的那段內容。
 
古人的韌性、勇敢、能力…
 
真的很值得讓人學習,
當他們沒吃的、沒喝的,
在海上飄流時…我能想像他們的心中,
唯一的一個念頭會是,
「我想要活下去。」
 
這段內容,
也和藏地密碼中的冥河之路…讓人有同樣的感覺。
 
恩…大至上就是這樣子了!
 
感謝您的閱讀 : )
arrow
arrow

    振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