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根源於 2000 年前

在遠古以前,每當罹患疾痛或受傷時,
不得已只好嚐試周遭的草類或樹皮。
有時能有所改善,但也有遇到反而讓病情加重或死亡的情況。

如此這般,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累積,多次的臨床實驗,
有了豐富的藥草經驗就會知道,
當疼痛時,吃這個草能改善,當發燒時,吃那個根即可減緩病情。 

中藥是依患者本身不同的體質、有何病情、症狀,辨證施藥,
這種配藥方式,已累積2000年歷史的臨床經驗作為依據,
其效果是不容置疑的。


如何恢復健康?

在檢查制度完備的現代,
有病狀發生的原因是因病毒或細菌的侵入、
或內臟發炎、或荷爾蒙失調等引起的。

但是在古代中國,
沒有體溫計或其它設備,
身體內部究竟是起了什麼變化,均無法得知。 

所以生病了,就被視作有不好的東西侵入、
體內不良物質累積 或身體機能產生了變化所造成。

罹患疾病時,
病因如果僅限於身體的外表,就是所謂的的「表證」。
如果一直未能痊癒,經過一段時間侵入身體內部,也就是「裏證」。

因此,治療的方法為「將不好的東西逼出體外」,
若無法逼出,就考慮「恢復身體的平衡」。 


中藥治病的原則「汗.吐.下.和」

「汗」:剛生病時,病菌尚在皮膚表面(表證),
此時可藉著出汗將病菌趕出。

「吐」:原本來皮表的病菌,侵入了身體內部(裏證),
此時可藉著嘔吐將病菌驅出。(現今已不再使用嘔吐劑)

「下」:侵入到腹部的病菌,可用瀉藥排出體外。

「和」:如果疾病一直無法痊癒,
則必須由表面及內部(半表、半裏)同時進行。 

 

診斷的四大方法「望、聞、問、切」

「望」:先做全身的整體觀察。

體力判定:體格、胖瘦、高矮…
病情判定:臉色、舌頭顏色、是否會口乾…

「聞」:仔細聽受診者的聲音表現、注意其發出的味道。

說話是否有力、說話會不會發出呼呼聲音、有無打嗝、口臭或體臭?
有無胃內停水 (心窩附近有水聲)、腹中雷嗚 (肚子咕咕作響)…

「問」:必須詳問患者病情及家族病史,還有病人本身的感覺。

ex:何時得痛?有無頭痛?會不會出汗?有無食慾?有沒有吐?
大小便的情況?有無口乾舌燥?有沒有咳嗽、流鼻水、腹瀉?…

「切」:診斷脈博和腹部情況。這部分應委託專門醫生進行。

脈博:有浮、沈、快、強,大等種種微妙變化,
要做出綜合性的判斷,須要相當熟練的技巧。

腹診:可診斷出胸肋部有無重壓感、胃內停水和瘀血等情況。

中醫有其獨特的診斷方式,這方面經驗的累積是很重要的。


體質的分類「陰陽.虛實論」

除了觀察與詢問,要再配合患者本身的體質、生活狀態加以考慮,
經過這樣綜合的判斷,才能決定使用何種藥方,以發揮最好的效果。

人們的體質採取「陰陽.虛實論」來做分類:

白天與黑夜、明與暗、天與地、男與女,
世上所有現象與物質都有相互對應的關係,
強而光明,就是「陽實」;弱而黑暗,則是「陰虛」。

陰與陽會不斷的交替、變化,
人的身體狀態,偏於陰時,固然不可;而過於陽,也是不行。 

身體狀態的平衡,就是健康,
基本上,在正負之間取其平衡,就能克服疾病。

接著給各位做些舉例說明:

1.症狀:
臉色紅潤,有發燒情形=熱 > 陽 (正)
臉色青白,手腳冰冷=寒 > 陰 (負)

2.體質:
身體強壯,可以抵抗疾病=實 (陽)
身體衰弱,無法抵抗疾病=虛 (陰) 

3.病位:
剛罹患感冒,病菌尚在體表=表 > 陽 (正)

數日後,病菌侵入胃部,有噁心、
食慾不振、口苦、舌頭長苔、胸悶=半表、半裏

病菌侵入腸子,有腹痛、便秘、口渴等症=裏 > 陰 (負) 
 

只要了解患者的「症狀」和「體質」,將「病位」做區分,
再經過「望、聞、問、切」的診斷,就能決定中藥的處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振羽 的頭像
    振羽

    先見之明的預兆

    振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