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與西醫的不同
先對中醫與西醫做幾句簡短的介紹:
「西醫」是以歐洲的解剖學為基礙,
生病就是指內臟各器官或身體的細胞組織發生了障害。
現今很清楚疾病是由細菌所引,
所以藉助抗生素就很容易治癒,
還有以外科手術將不好的部份切除,
或使用免疫學來預防傳染病等,都是西洋醫學所擅長的。
「中醫」的發源地是中國,生病是被視為個體的,
而強調以個人自身所擁有的自然治癒力來戰勝疾病。
以西醫的觀點,認為生病是因為內臟或身體組織發生故障,
故制定各種病名並加以分類,由各個專門的醫生來治療。
所以西醫是以患者的病名為重點,針對「病名」來下藥;
而中醫並不論其病名,是以其「病症」作為醫療的重點,
仔細觀察患者的症狀、體質,加以分類、判斷,再決定如何行治療。
所以當一個寒性體質的人與一個熱性體質的人,都罹患了感冒,
西醫會給予二人相同的藥物,
而中醫則會給予不同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所以當某藥物對某甲有效時,卻不一定對某乙有效,這是可以想像的。
對於慢性關節或癌症末期患者,
西醫有動輒就在治療一半時就放棄等敷衍的行為。
中醫卻不在意病名,即使不可能痊癒,
仍會以患者的病情、症狀,以對症下藥的方式治療病患,
努力致力於減輕患者的病痛等。
另外,西藥的副作用時有耳聞,
於是人們對於較輕症狀的感冒或消化不良等病,
都對化學合成藥避而不用,而採用溫和、有效的中藥。
特別是慢性疾病或過敏症等,
在積極地採用中藥後,常能獲得神奇的療效。
一般人對中藥的看法是:
「雖然沒有副作用,但療效也不理想。」
「藥效比較慢,非長時間服用不能見其效。」
「對於急性病一籌莫展,只能施用於慢性病。」
但在以前也並不是只有慢性病而已,
也有急性熱病、中毒症狀等突發性的急病。
對於原因不明的發燒患者,
只喝一杯中藥湯液,經過一個晚上,就可以袪熱,
這並非誇張,對於優秀的中醫師而言,是做得到的。
中藥對急性病有其速效,
而對慢性病也可以慢慢見效,
無法在短期內治癒,但持續服用,漸漸也會有進展。
現今,人們對於急性病都會求救於西醫。
相反地,對於一般西醫束手無策的慢性病
或病因不明的疾病,都是以中藥診療為主。
ex:再怎麼檢查也檢查不出病因、
只有病人才感覺得到的不適、
更年期的動作遲緩及情緒急躁、
中年期以後的易倦症或無力感、
慢性肝炎、過敏症…等,都適合以中藥診治。
然而,不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有其優點和缺點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