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堂冥想課」部份重點筆記

 

昨晚在金石堂,我發現一本還不錯的書,

我去看了幾次以後,做了一些重點筆記,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是英國的心理學家寫的書,書名是「52堂冥想課」,

內容由淺至深的介紹了一系列的簡單容易的冥想步驟~

 

我的重點分享,

順序可能會排的不太好,請別介意~我就隨興的介紹了~

 

一開始的訓練,從簡單的地方著手,

有如,覺知自已的視覺、聽覺、觸覺、心識的感受…

--

 

靜座是靜態的,有時候當人們一開始動起來,

那些老毛病又會跑出來,比方說分心,

因此有動態的冥想訓練,如:太極拳,行禪……等等。

不過還有更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

「將更高水準的正念 和 

對身體的覺知融合在自已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

---

 

呼吸,講話的時候,盡可能緩慢順暢,

不要突然停止或屏息,這會給談話過程帶來緊張感。

--

 

西藏最古老的藏傳佛教「寧瑪」教派,

會在人們進行打座冥思時,故意發出很大的聲響嚇人,考驗人心。

--

 

吸氣時,想像吸入極具能量富含治癒能力的白色光芒,

吐氣時想像吐出疲勞、緊張等等的穢氣。

 

若有不舒服的地方,

可以想像吸入的白色光芒流入不舒服的地方進行復原,

吐氣時想像將不舒服的感覺給釋放、排解出去。

--

 

體覺時間的流逝

 

靜座,將手放在腹部,感受呼吸時腹部的起伏,

每一個呼吸,和造物主創造的萬物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

 

體覺空間

 

若無空間,生活中的東西,還能如此鮮明的勾勒出他們的輪廓嗎?

 

體覺記憶的流逝

 

回憶小時候上學時,常常走過的那條街道,路旁的景色如何。

練習回想一天的經過。

--

 

顏色與脈輪

 

可以想像一股紅色的能量,

想像是玫瑰花那樣的紅色,

吸入體內,流入根輪,流入會陰(生殖器後方)。

 

根輪  會陰   紅色 

臍輪  肚臍下方 橙色

太陽輪 (不知在何處…書上沒說) 黃色

心輪  心臟   綠色

喉輪  喉嚨   藍色

眉心輪 眉心   靛色

頂輪  頭頂   紫色

 

觸摸脈輪,想像全身能量被激發。

--

 

想像呼吸從根輪吸入,而非鼻子,

吸氣想像氣從根輪(會陰)吸入,經臍輪、太陽輪、心輪、

喉輪、眉心輪、從頂輪排出,

 

吐氣時,氣在體外往下流動,重新獲得能量,再從根輪吸入。

--

 

擴展慈悲心

 

想像自已所愛的人、動物、植物,

想像自已用強而有力的愛擁抱、保護他們。

 

伸出大愛

 

試著把朋友、同事,放入自已的愛裡,

將全世界放入,也可以把不喜歡的人也放入自已的愛當中。

--

 

尊動與感謝呼吸空氣的身體和空氣

 

(我常常會感謝我的眼睛^^感謝您:)

--

 

事物都會改變,只有心是永恆不變的

--

 

分心的排除

 

以旁觀者的角度,而非參與者,

把分心給淡化,別去注意周遭的聲響是誰發出的。

--

 

很多禪修老師,會要求學生靜座時,要面帶微笑。

微笑可以點亮這個世界。

 

正念,正念有一部份意思,

是要知道與察覺自已當下在做什麼,

要知道自已在幹麻,不要到最後,

連自已都變成了一個不認識的陌生人。

 

「冥想」是不去察覺思維,只去感受。

「觀照」是去察覺思維,進而產生洞見。

 

觀照,還可以運用潛意識找出問題的答案。

-- 

 

我背了一些的「52堂冥想課」,這些內容我覺得很棒。

真是考驗我的記憶力呢~~背的時候,就想到,

 

「藏地密碼」探險隊在進行帕巴拉神廟的冒險前,

首先是進行各項特訓,而記憶能力方面,最強的是亞拉法師,

幾乎是過目不忘。在小說的更後面一些的時候,

卓木強才了解到亞拉法師的記憶力,

完全是磨練出來的,靠長期的背誦經文。

 

 

--冥想與觀照

 

冥想和觀照一樣,

都是要求我們的心必須呈開放狀態,以旁觀者的姿勢。

觀照的進行和冥想一樣,不要有意識的控制思想,

而是讓意識之心退居一旁,

讓更深更具創意的思維自動形成。

 

冥想和觀照最大的不同是,觀照更為主動,

觀照可以預先設定思維:或是探尋、思考一個(一組)觀念、

或將焦點放在某一個象徵物上。

 

冥想在進行時,不會刻意注意腦中的思維,

觀照則會讓腦中的思維被清楚辨認出來,使之成為洞見,

再進而闡釋觀照之物。

 

基督教最常使用的是羅耀拉的靈修,

這是觀照基督的圖,想像自已進入畫中,成為基督的隨從,

去「傾聽」他們在說什麼,去「看到」他們在做什麼。

 

靈修需要高度的冥想能力和視覺化想像的能力。

靈修需要在專業的導師陪同下進行。

據說在靈修完成的時候,人們將會產生具大的改變。

 

基督教的觀照可以將意識進中在十字架上,

印度教則可以觀照「嗡」(OM)的梵文文字,

道教則可觀照太極圖,

穆斯林教徒則可觀照祟贊真主阿拉的阿拉伯文字,

猶太教則可觀照像徵聖靈的七分燭台。

 

--觀照的進行

 

觀照是任何人都可隨意進入的狀態,

當你有任何問題需要被解決的時候,都可以進行觀照。

問題經常在潛意識下的觀照,突然迸出的洞見而尋得解決。

 

心理學家至今仍不完全了解觀照的整個進行過程,

他們推測大體上是,當問題存在被確認後,

潛意識會將一個個解決方案進行測試,

直到合宜的解決方案出現以後,

再被推送至意識之中。

 

洞見的形成也是類似的情況,

當某個有利於藝術的點子浮現,

會在潛意識中慢慢醞釀成洞見,進而浮現於意識之中。

科學的洞見也是類似的過程。

科學和藝術一樣,都是需要洞見的。

 

冥想可以幫助我們的意識獲得安靜,

讓我們更加接近潛意識,進而形成洞見。

 

當你使用觀照來解決問題的時候,

不要預設何種方式才可以被接受。

只需要觀照問題,

讓各種思維和創意流入心中,就能尋得解決方案。

如果做不到,意識會把問題留給潛意識,

轉而進行其它的工作。

使用觀照來解決問題,

過程可能需要幾天、幾個禮拜、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

 

科學研究顯示,我們只使用了大腦一小部份的能力,

為什麼經過多年的成長,

我們依舊還是只有使用了一小部份的能力呢?

我目前還無法告訴你們為什麼。

但冥想與觀照,的確是可以提升心智慧力的一種方法。

 

近代心理學家,古爾捷耶夫曾做過這樣的比喻,

我們都住在一棟很漂亮的房子裡,

但大多數的人卻從未自地下室走出來過。

心理學家榮格,也做過類似的比喻。

 

不論是近代還是古代的心理學家或神學家們,

都勸導我們要保持清醒,不要糊裡糊塗半睡半醒的渡過一生,

到最後成了一個連自已都不認識的陌生人。

 

--

 

內容大至上就是這樣了!!

我的記憶力好像還不錯呢^^

 

感謝您!受益良多阿!

arrow
arrow

    振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