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賴喇嘛教你認識自我」重點筆記(中)

第一部 正見的需要
第二部 如何根除無明
第三部 駕御止觀的力量
第四部 如何不再自我欺騙
第五部 人與事是如何真正的存在
第六部 以正見深化慈愛

 

這篇文章是第三部以及第四部。

 

第四部最讓我頭大,

因為做了很多深奧的分析,然後又有點難懂。哈哈

不過、我覺得就算第四部不是很懂也不太要緊。

因為第五部就會說「人與事是如何真正的存在」。

 

~請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吧~

( 如果內容太難懂的話,請直接跳過,不要太執著 : )

 

第三部

「駕御止觀的力量」

這個部份裡,有一些襌修的技巧。

 

3.第八章「心專注」

 

「就像雲朵消失在天空一樣,讓「分心」溶化掉。」~密勒日巴

 

「所有的襌修種類都可歸結到分析性和集中性禪修,

也就是所謂的「止」和「觀」的禪修。」

 

「例如,在黑暗中看一幅畫時,你需要一盞很亮的油燈。

如果油燈閃爍不定,會讓你無法將畫的細部看清楚。

如果油燈穩定但亮光微弱,你也沒辦法看得很仔細。

 

心的清明度及穩定性這兩者你都需要,亦即止和觀都需要。」

 

佛陀:「當你的心能入定境時,就能正確看到真實。」

 

「我們除了現有的心識以外,

別無他物可以成就此目標,

所以我們必須把心力集中並強化。

 

  

商人為了累積錢財,會很努力一點一滴販賣東西。

要了知真實,就需要把心力集中,點點滴滴專注於其中。」

 

印度學者兼修行者寂天菩薩所說:

「當一個人的心不能集中時,就會落入煩惱的獠牙中。」

 

集中

「雖然分心是我們當下常有的狀態,

但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是可以將心思集中,

就像我們在聆聽重要教導時那樣,

專注於我們想要了解的對象上。」

 

「止」

強而有力的集中狀態,

是因為所有的分心散亂都被止息了。

 

克服懶惰

「懶惰有許多形式,但全部都會導致延遲。

有些懶惰無關道德對錯,

而這些行為通常都不被認為有問題,

所以這種懶惰特別有害。」

 

  

修行的條件

「修習止的初期,你需要在一個健康的地方修行,

遠離繁雜的活動以及會使你增長貪瞋的人。」

 

( 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如果真的有心向上,真的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

或者規定自已不可以做哪些事。

書中的後面,還會有提到戒、定、慧。)

 

「人們有時候視道德誓約為限制或處罰,

其實這是一種保護,而非懲罰。」

  

「連續吸氣九次和吐氣九次,

有助清除上次禪坐所留下的貪瞋情緒衝動。」

 

對境

心念所該集中的對境為何?

要集中於「淨化行為的對境」。例如:

 

如果你主要的破壞性情是貪慾心,

可以禪觀人體的組成部份,

就像皮膚、肌肉、血液、骨頭、眼球…想像身體腐化的過程,

就會發現身體其實是敏感而脆弱的,你看到的本質就會不同。

 

如果你主要的破壞性情緒是糊塗與駑鈍

可以禪觀現象依於因緣的緣起性,輪迴中投胎轉世的過程,

從無明開始到老死。來提升智識。

 

如果你主要的破壞性情緒是傲慢。

可以禪思物理學之類的領域電磁、重力、核子…

就會覺得自已實在一無所知。

 

  

特殊對境

可以禪思佛象

 

3.第九章「心轉向禪修」

 

你需要高度清明與不動定力。

是什麼讓二者無法發生?

昏沈鬆懈-心過度鬆散。

掉舉興奮-心過於緊束。

 

昏沈鬆懈,類似想睡覺。

 

掉舉興奮是一種被攪動的心理狀態,

通常是由於被一貪愛的外境所吸引之故。

類似分心,就像,突然想要要去佈施,或要去縫衣服。

 

「如果你在修習止時,遭遇昏沈、掉舉等干擾,無法克服,

那你就不要堅持一定要做長時間禪修,試試短而頻繁的禪修。」

之後再把禪修時間拉長。

 

正念與正知

「正念是一種把心念持續集中於對境之上的技巧。」

察覺是否已落入昏沈掉舉

這種使心不能增長清明及穩定的技巧,叫做「正知」

 

使用對治

 

對治昏沈鬆懈

「可以把緣境變亮或舉高,或更注意其細節。

或也可以去想會使你愉快的主題,例如佈施。

如果還是沒用,可以放下禪修,到高處或寬闊視野的地方走走。」

 

對治掉舉興奮

「把緣境放低、或把它想像得重一點。

去想能使你冷靜的主題,例如輪迴的痛苦。

思維你所分心之對境的壞處,或分心本身的壞處」

 

修行到後來~~

「當你進入禪定的境界時,

就能很快生起身心的輕安調柔,

就好像你的心和虛空合成一體一樣。」

 

第四部開始前,我先簡單做個簡介,

希望能幫助大家之後對內容的了解。

 

這個部份,是在進行分析,

分析什麼呢?是在分析這個世界存在的狀況。

分析的結果,會把這個世界的表象給否定掉。

看完這個第四部,

可能會覺得什麼東西都是假的、不存在的。

不過,在第五部的時候,就會說明「人與事是如何真正的存在」

 

第三部有提到止與觀,

止就是平定煩惱

觀就是進行分析

 

第四部「如何不再自我欺騙」

 

4.第十章「先禪觀你自已」

「由一知所有,由一見所有。」~佛陀。

 

「就如同一個人是無自性的存在-

依地(身體的硬物質)、

水(液體)、火(熱量)、

風(能量、移動)、

空(身體的中空處)、

識(心識),六大元素組合而成,

同樣的,每一個元素也一樣是無自性的,

因為反過來也必須依其組成自已的部份才能建立。」

 

「就好像你已知道你對自已有錯誤的認識,

把這種了解應用到所有的現象上。

所有的現象都空無自性,就像虛空一樣。

由一知所有,由一見所有。」

 

4.第十一章「了解你自已並非存於自身之內」

 

佛就中的「自我」有兩種不同的意涵,必須加以區別。

 

其中一個意義是「個人」或「有情識的生命」。

此生命能愛能恨,會造業積善,會輪迴轉世,也能入道修行。

 

另一個意義則表露在「無我」一詞中,

是指一種虛假想像且過度實體化的存在狀態,即所謂的「自性有」。

 

唯名

「此中意義不是說「我」和其他所有現象都只是文字話語而已

而是說這些現象非存於自身之內並且為自身所擁有。」

 

( 唯名這個觀念,我是覺得有點難懂,

唯名的解釋,可能是「只是一個名號」的意思吧。)

 

( 恩~看不懂的話,還是就先跳過~~ )

  

十七世紀,第五世達賴喇嘛,曾非常清楚的提到過:

「有時這個「我」看起來似乎是存在我們的身體中,

有時似乎是存在我們的心中,

有時似乎是存在我們的感覺、辨別力或其它因素中。

 

在你注意到有許多不同的顯現方式後,

你會認定這個「我」本來就存在,是有自性的,

打從一開始就自已建立了,和身心無二無別,

就像牛奶和水混成一體一樣。

這是第一步,就是確認無我見中所要否定的對象。」

 

目前正在確認這個世界的表象,

確認之後,就會開始進行分析,進而將它否定掉。

 

  

4.第十二章「抉擇」

 

「現象都被一一分析成無我,

而後在被分析成無我的對境上禪修,

這是得到涅槃果的原因,

沒有人可以經由別的原因而得寂靜。」~佛陀。

 

「如果你不知道自性有的狀態是什麼,

不管你談了多少無我和空性,都只是空話罷了。」

 

4.第十三章「分析一體性」

 

「無自性是淨化心識最殊勝的教法。」~龍樹菩薩。

 

( 我直接把分析的推論過程打出來。)

 

「禪觀反省

 

如果「我」是依我們心中顯現的那般自成的,

而且和身心是同一的,思考一下其後果將會是:

 

1.「我」和身心蘊體就必須是完全一樣的。

2.若是如此,那主張有一個「我」就沒意義。

3.那就不可能去想到「我的身體」、「我的頭」或「我的心」。

4.當身心不存在時,自我也將不存在。

5.由於身心是複數,因此一個人的自我也將變成複數。

6.即然「我」是單一的,那身心也會變成單一的。

 

7.身心是生滅的,如果「我」和身心是同一的,

那就必須主張「我」是有自性的生及有自性的滅。

如果是這樣,善行的樂果及惡行的苦果在我們身上就不會有果報,

或是我們將會經驗到並非自已所造的業果。

 

4.第十四章「分析差異性」

 

月稱論師:「沒有和身心蘊體不同的自我,

因為在身心蘊體之外,自我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禪觀反省

如果「我」是依我們心中顯現的那般自成的,

而且和身心是本來就不同的,思考一下其後果將會是:

 

1.「我」和身心蘊體必須是完全不一樣。

2.若是如此,在排除身心後,這個「我」就一定找得到。

3.這個「我」不具有生、住、壞的特徵,那會變得很荒謬。

4.「我」必須是某種虛假的想象,或是恆法法。

5.「我」因此就很荒謬的不能擁有身或心的特徵。

 

4.第十五章「得到結論」

 

十七世紀中葉、第五世達賴喇嘛曾強調,

禪觀分析不能變成只是機械性的背誦,

必須要活潑生動。

 

4.第十六章「檢驗你自已的證悟」

 

「禪修是一段漫長的歷程,

而不是單一正見或甚至是一些正見。

它隨著日、月、年的累積而愈來愈深刻。

要持續閱、思考和禪修。」

 

「體驗空性是困難的,

但如果你繼續不斷努力,

分析再分析,一定會有所了解。」

 

4.第十七章「擴大此正見到你擁有的東西上」

 

「就像你已知對自已的誤判,

在心中把這種認識應用在所有的現象上。」~佛陀。

 

「一旦你了解了自性的「我」是不存在的,

要證悟有自性的擁有是錯誤的,就相對容易多了。」

 

「你是心的訓練師,

心就像一個桀驁不馴的學生,

但總要教它做你要做的事。」

 

( 這個真的很重要,

我也要管住自已的所言、所思、所行!!加油!!)

 

4.第十八章「止觀雙運」

「止」能壓抑煩惱,但無法將煩惱完全去除。

從「觀」中產生的正見可完全根除煩惱及其衍生的紛擾。

 

「若要把止和觀結合在一起,

你就需要交替修習集中性禪修和分析性禪修,

讓二者和諧運作。

太多的禪觀分析會增長興奮,

但太多的止會使你不想禪觀分析。」

 

結合清明穩定與正見

 

請待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振羽 的頭像
    振羽

    先見之明的預兆

    振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